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药专业 > 研究动态 > 临床应用
编号:124638
中药分型治疗脑梗塞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1年12月6日 网易
    脑梗塞是最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,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,是脑

    供血障碍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和软化,绝大多数脑梗塞为白色

    梗塞,即缺血性梗塞。因其病因多样,病机变化多端,致使临床表现

    错杂多变,常见表现为头痛头晕、突然偏瘫、失语、意识障碍甚至昏

    迷,可伴有精神症状、癫痫发作等。笔者根据十余年的临床经验自拟“

    愈风汤”,将脑梗塞分为以下三型治疗,均收到较好疗效。

    阴虚阳亢,风阳上扰型症见半身不遂,口眼斜,舌强语蹇。伴

    头痛头晕,耳鸣目眩,腰酸腿软。舌质红或苔黄,脉弦细而数,或弦

    滑。治宜平肝潜阳,化痰通络。方用“愈风1号汤”。药用:天麻15

    克,钩藤20克,白芍20克,生龙牡各20克(先煎),黄芩15克,栀子

    15克,大黄12克,地龙15克,玄参30克,石决明30克。

    痰热腑实,痰瘀阻脑型症见半身不遂,口歪语蹇,或突然昏仆,

    不省人事。兼见面红目赤,口干气粗,身热烦躁,便秘,小便黄赤。

    舌红苔黄腻,脉弦滑而数。治宜化痰泄热,宣窃通络。方用“愈风2

    号汤”。药用:陈皮15克,半夏15克,竹茹12克,大黄10克,瓜蒌15

    ~30克,远志15克,石菖蒲15克,天竺黄15~20克,胆南星10克,菊

    花30克(后下),钩藤20克,黄芩12克。

    气虚血滞,脉络瘀阻型症见半身不遂,偏枯不用,肢软乏力,语

    声低微,言语不利,面色萎黄或见肢体麻木,患肢浮肿,舌淡紫或有

    瘀斑,舌淡苔白,脉细涩或细弱。治宜益气活血,行瘀通络。方用“

    愈风3号汤”。药用:黄芪30~60克,当归15克,川芎15克,赤芍15

    克,桃仁12克,红花10克,地龙12克,秦艽15克,丹参30克,党参30

    克,桂枝10克。

    脑梗塞属中医“中风”、“中经络”范畴,中医认为其发生主要

    因素在于平素气血两虚,心、肝、肾三脏阴阳失调,加之饮食不节,

    情志失调或房室劳累,外邪侵袭所致。笔者认为其病位在脑,病机为

    痰浊瘀血痹阻经络,使气血不能周流,清阳之气不得舒展,所以治疗

    在辨证的前提下,以化痰行瘀、活血通络为其主旨。经临床观察脑梗

    塞患者只要及时正确治疗,并尽早配合针灸、按摩、理疗等康复疗法,

    可减少患者肢体遗留残疾。本病既应重视治疗,更应注意预防,凡有

    动脉硬化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心脏病和高脂血症等脑梗塞危险因素,

    都应积极治疗预防脑梗塞的发生。平时应节制肥腻酒食,忌辛辣,戒

    躁怒,节房事,适当锻炼身体,坚持服药调治,防止发生脑梗塞。, 百拇医药


    参见: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神经内科 > 脑血管病 > 脑栓塞(脑梗塞)